海南的历史文化与中国大陆一直紧密相关。
五公祠可以说是海南岛历史上与中原文化血脉相连关系的一个象征,也充分说明海南岛历史上对于文明、对于中原文化的向往心理,以及对更开化的文化的一种崇敬与亲近。虽然,五公祠里供奉的是几个外地人,且还是谪臣,但他们在海南一点也没有感到歧视、压制,海南人一点都不排斥、贬低他们,相反,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甚至可以说给了他们比在中原所能享受的更高的尊重,从而也使这些人在此感到欣慰,重新开始他们的生活,并创造了各自的新的人生高潮。从这里,也可看出海南的开放有其历史的原因及与其社会发展长期形成的某种包容性有关。
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海南的五位名臣修建的,这位名臣即唐宰相李德裕、宋宰相李纲、赵鼎、资政学士李光、秘书少监胡铨,他们分别是河北人、福建人、山西人、浙江人、西人,都算来自人文开化之地,都是曹诬陷去职的。李德裕遭奸党陷害,李纲力主抗金得罪了投降派,赵鼎等三人则均因支持岳飞抗金,是卖国臣秦桧的眼中钉。历史上,海南是荒蛮之地、瘴疠之地,他们被流放到此,可谓万里投荒,九死一生,对他们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一大打击,刚来时的心境肯定是绝望的、凄凉的,李德裕就曾留下过这样的诗句:“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李纲等人,也大致如此。但他们的到来,从另一方面,又给海南带来了更高一级的文化,带来了更高一层的文明,如今一股清风,吹进了封闭的自成一体的孤岛。所以,这五位名臣在海南的几年,还是深深影响了海南的历史,其开化海南风气之功不可没,为海南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也因此,清光绪年间,雷琼道台朱采深感五公对海南的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特督建此楼以永久纪念他们。朱采此举,可谓眼光深远,政绩非凡,深得海南民心,几百年来,五公祠一直被誉为“海南第一楼”,是海南最负盛名的文物古迹,也被称为“海南第一名胜”。朱采也因此流芳百世。
五公祠在海口的东边,经过不断维修、扩建,如今融古遗址、古建筑和园林、博物馆于一体。院内高墙深院,绿树成荫,回廊环绕,曲径通幽,各亭台楼阁由粉墙拱门隔开,自成一体,映于参天古树之下,显得清旷古雅。每临春夏之交,花开草长,馨香飘散,还有小桥流水,清风送爽。当然,就自然风景来说,由于此楼过于靠近市区,没有太大可铺展之处,显得有些狭窄,人稍多一点里面就显拥挤,但五公祠对于海南来说,主要是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因此也堪称“琼台胜景”。
五公祠旁边,就有一个苏公祠,专为纪念苏轼所建。海南最高学府海南大学的校园里,唯一竖立的雕像是苏东坡像。儋州中和镇苏轼长住的地方,已辟为纪念馆,当年的“东坡书院”更是海南西部的一景。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李少君《天涯琼州》,有删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www.ifang0898.com。图片:自选网络
www.ifang0898.com作者群:541507117(欢迎您的加入,读者也可以加哦)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我们的www.ifang0898.com,或者想知道更多的海南民俗文化,您可将www.ifang0898.com设置为您浏览器的首页,或者添加到收藏栏,方便您的阅读。
关注公众号获取实时房价信息
海南房产咨询师